【来源】: 希望工程北京发展中心 | 2023-06-13
6月12日,满载着爱心的大巴车从北京迎着朝阳出发,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见到革命老区河北唐县的孩子们。“我给小伙伴准备了小礼物,期待见面亲手送给她,跟她一起分享。”“我也准备了小礼物,相信他一定会喜欢!”大巴车上,北京东交民巷小学的同学们心情激动,他们作为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爱心小天使”代表,跟随学校老师一同前往唐县葛公小学,见证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之星”项目在唐县传递温暖的感动时刻,同时也实地了解当地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此次“希望之星”项目走进唐县活动,源于一位91岁高龄的老人刘汉杰。“前两天在报纸上看到希望工程的消息,我觉得我还要为那些孩子做点贡献,用我微薄之力再扶他们一把,让孩子们健康成才,长大报效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刘汉杰说,“今天我再捐13万元,这样我这些年捐赠就超过50万元了,也算尽了我这个老党员、老兵的心意”。老人出生冀中平原,11岁就当上了一名交通员,经常要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为八路军送情报,他说:“那时候亲眼看到日本鬼子的残暴,也看到了共产党员的英勇无畏,打心里佩服那些共产党人”。1944年,由于表现优秀,党组织决定派他到延安去学习。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党和国家培育了我”。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笔善款,结合老人的亲身经历,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共青团河北唐县团委就老人资助困境学生的意愿进行了详细沟通和多次协商,在当地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最终向老人推荐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的孩子们——来自葛公小学和豆铺小学的30名品学兼优的困境学生,希望老人的爱心在他坚守的这片热土浇灌更多的幼苗茁壮成长。
活动现场,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唐县团委及教体局等领导一起把老人的爱心款送到了受益学生手中,老人专门为孩子们录制了视频,鼓励他们赓续红色基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早日学有所成,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孩子们感激汉杰爷爷的爱心资助,立志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学知识、长本领,报答大家的关心和关爱。东交民巷小学向葛公小学捐赠了体育和教学用品等爱心物资。唐县团委、葛公小学分别向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刘汉杰老人和东交民巷小学赠送了锦旗,感谢大家对唐县的爱心支持。
上午活动结束后,东交民巷小学师生代表围绕学校需求、学生生活学习情况与葛公小学开展调研座谈,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下午,东交民巷小学的老师为葛公小学的孩子们量身定做了体育课,精心设计了美术课程,希望在学校音体美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能给孩子们带来多样的课程体验。
东交民巷小学是北京市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先进单位、北京市课程建设先进校,此次与唐县葛公小学通过座谈调研、课程互动等方式加强了沟通和交流,是京冀校校牵手的有益尝试,未来还将进一步丰富合作形式和内容,努力为更多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浏览量: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