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标题
团旗 团徽 团歌 团章

改革进行时——顺义团区委推进组织覆盖提质扩面,打造工作升级版顺义共青团组织

【来源】: 基层部 | 2021-11-22  


字体: [大字中字小字] [打印] [关闭窗口]

团中央下发《关于扩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各区迅速推动落实相关举措,推动各项分解细化的任务落实。牢牢把握共青团改革正确方向, 把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贯穿改革全过程,以健全联系青年、服务大局的组织体系为着力点,以破除“ 机关化冶作风和“行政化冶依赖为主要任务,以共青团在县域强化政治功能、形成社会功能为基本目标,通过改革创新团干部选用、团组织设置和运行、团员教育管理、领导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推动改革不断向基层延伸,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好肩负起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使命,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在改革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方面顺义团区委推进组织覆盖提质扩面,打造工作升级版顺义共青团组织

(一)健全组织架构,延伸团组织覆盖

一是打通直属团组织“主动脉”。巩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学校、镇街等传统领域团组织覆盖,及时做好板块整合单位、新建立单位一对一建团指导。落实团干部双重管理制度,加强团干部配备和协管,在各直属团组织干部选用方面把好关,协助党组织从严考察、配备、管理团干部。二是畅通基层团组织“微循环”。以村(社区)团支部换届工作为契机,吸纳“两委”中的年轻干部成为团组织负责人,村(社区)“两委”中年轻干部担任团组织负责人的实现占比97.17%;并通过青年大走访、村村(社区)联建等方式,推动村(社区)团支部“空壳化”等不规范建制问题全部清零。依托团员回社区(村)报到,将职能部门等各领域团员对接到社区(村),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三是扩大团组织覆盖彰显新气象。制定《顺义区楼宇商圈试点建团工作方案》,在2个镇街开展楼宇商圈建团试点工作,申请专项经费配备2名楼宇商圈建团专职社工,2019年以来在楼宇商圈建立团支部39家。成立青年汇运营支持中心,购买2个社工岗,专职负责青年汇管理工作。推进新业态企业团组织建设,设立北京顺丰团委,建立圆通、申通、美团外卖等龙头快递、外卖企业团支部,加强了对新兴青年、新就业青年的组织覆盖和联系服务。

(二)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开放联合的工作体系

一是加强资金保障。区委出台工作方案,明确各级团组织工作经费保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临时性的重大活动单独申请经费由区财政予以保障。联合区财政局发文,明确要求根据人口普查结果,按常住人口中5-35岁青少年数量核拨镇街团组织工作经费,并加强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切实发挥资金使用效果。二是拓宽经费来源。通过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筹集争取资金的方式,广泛筹措青年活动经费、帮扶项目经费。自2020年以来,已累计筹集资金245.4万元。三是丰富资源渠道。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资源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活动场所等阵地资源与党组织共享使用。利用“青春顺义”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党团声音、凝聚青年人共识。依托区域化团建,推动市区级宣讲资源、防疫物资、授课资源等向基层倾斜。

(三)激发组织活力,广泛凝聚团员青年

一是规范团内组织生活。建立区级团代表联络站,结合筹备区团代会研究制定“两联”工作机制。按照“三会两制一课”、党史学习教育、学社衔接等工作要求考核团支部,提升团建质量,充分激活传统领域团组织“末梢神经”。二是建立青年品牌项目。围绕思想引领、就业创业、人才培养、志愿服务、济困助学等青年需求领域,分层分类开展党团课进校园、创业沙龙、暑期成长营、“垃圾分类环游记”、圆梦微心愿等各类青年品牌项目活动,以品牌影响力吸引凝聚青年,增强与青年的密切联系。三是关心关爱新兴青年群体。建立“青•蜂”服务品牌,在全区建设了36家暖心驿站,覆盖29家社区青年汇、7个重点楼宇商圈,为小哥提供临时休息、饮水、充电、医疗救急、雨具租借等便利服务。制定“青•蜂成长计划”,实施“小课堂”“大舞台”“养生堂”“看北京”四类品牌服务活动,并通过走访慰问、组织座谈、跟踪服务等方式了解青年诉求,已在新兴青年中推优入党2人,入选区级青马班人选1人。

1.jpg

2.jpg

3.jpg

工作成效

目前,通过健全组织体系、优化整合资源、增强团组织活力等方式,夯实了全区团组织的基层基础,激发了共青团工作新动能,一是传统领域团组织实现应建尽建,“两新”组织、新兴领域团组织覆盖率不断提升;二是资源配置方式社会化程度加深,服务青年的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三是针对团员青年开展的各类活动深化了青年工作品牌,增强了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


浏览量:1645

最新图文
页面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