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团市委统战部、中学时事报 | 2024-12-3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号召,进一步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效,北京团市委在全市范围内选拔出2024年“青骑兵”宣讲团,同时还在校园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由青少年群体来为身边同龄人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在首都的校园与青少年心间种下了民族团结的希望之苗,绽放出绚丽的团结之花。
一 首都“青骑兵”集结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活动自11月启动以来,面向全市青少年发出招募令,吸引了众多有志于讲述民族团结共同体故事的青少年踊跃提交文字演讲稿及演讲视频,最终共收到各类型稿件近300篇,参与人数两百余人。经过层层筛选,选拔出10名学生成为2024年“青骑兵”宣讲团,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学校,分别录制宣讲视频在各自校园内进行主题宣讲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同肩负起向身边同龄人传播民族团结精神的任务。
二 采民族团结之光,燃青春担当之火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2024年“青骑兵”的选拔,围绕“民族团结”主题,组织学生举办了系列人物专访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挖掘身边最生动、最感人,也是最贴近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榜样。同学们在采访实践的过程中听取他们的事迹,再将他们的故事撰写成人物专访报道,在校园内媒体传播,同时录制“青骑兵”宣讲视频,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媒介素养,更是在一个个动人的真实故事中,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中东城区老校长下乡助教团成员周心悦老师的故事最令孩子们感动。东城区组建了一支老校长下乡助教团,由多位退休干部教师组成,已持续两年前往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这是我国唯一的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他们走进当地中小学校,在德育管理、学科教学、科技教育等方面开展助教工作,克服高海拔环境带来的不适,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很多同学在活动后都表示,在本次新闻采访实践活动中,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民族团结知识,更在心中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未来也希望能有机会参与到民族团结的各项活动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民族团结的正能量。
三 小小“石榴籽”进校园 跨越千里的民族团结情
在招募与筛选工作完成后,“青骑兵”宣讲团走进了不同学校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宣讲活动。
海淀区民族小学与友好校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实验小学一起开展了别开生面的线上主题微队课。本次微队课以“石榴籽心连心 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小学的殷切嘱托展开,“青骑兵”宣讲们讲述“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介绍“三北”工程,还设置了互动讨论环节,让两地少先队员共同深入探讨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从小做起维护民族团结,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在北京学校的课堂上,“青骑兵”宣讲员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民族团结感人故事:有不同民族邻里之间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的暖心日常,也有各民族同胞携手共进、攻克难关的辉煌篇章。同时,宣讲员们还巧妙地融入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解读,引导同学们从理论高度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女子学校,实验华夏女中则组建了一支“女生青骑兵”队伍,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在校园内进行了一系列宣讲活动。她们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和青少年的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等内容;还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了我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画面,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这些入校活动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主题队课和主题团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民族团结知识,更在心中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
一位参加活动的老师表示:“这次‘青骑兵’宣讲团的入校活动,方式生动有趣、贴近学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对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青骑兵”宣讲团全部视频还将在相关媒体开设专区进行传播,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和参与到民族团结的事业中来,为推动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浏览量: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