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团市委大学部 | 2025-07-21
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创新发展,团市委和市委教育工委决定开展2025年度北京高校学生社团研究课题招标工作。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项目级别与资助力度
2025年度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研究课题分为委托课题和一般课题两个类别,均为纵向课题。课题研究周期均为1年。
委托课题是研究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工作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对破解高校学生社团工作难题具有重要指导性价值。委托课题由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指导中心向受托单位直接发布选题,且申请人不得更改题目。该类课题拟设10项,每项研究经费1万元。一般课题拟设20项,每项研究经费5000元。
二、申报要求
本次《选题指南》所列选题均为方向性选题。申请人根据选题方向自拟具体研究题目,不接受选题指南方向以外的自拟研究题目。
承担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研究课题尚未结项的,原则上不能申报新的项目。
三、结题要求
(一)委托课题研究成果形式应包括下列4项:
1.至少1篇公开发表的论文(录稿通知无效)或其他文章(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主流新媒体平台刊发的网络文章),且课题负责人须为第一作者。[注]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其他文章须注明“本文系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字样。
2.至少1篇学生社团典型案例(不少于3000字)。
3.研究报告(不少于2万字)及相关调查报告等。
4.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的制度、办法、标准或政策建议等。
(二)一般课题成果形式应包括下列3项:
1.1篇公开发表的论文(录稿通知无效)或论文成果被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指导中心优秀成果集收录。[注]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其他文章须注明“本文系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字样。
2.1篇学生社团典型案例(不少于3000字)。
3.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的制度、办法、标准或政策建议等。
四、工作要求
高校要成立由党委学工部或团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研究课题管理小组,由各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或团委负责人担任本校课题遴选申报及研究过程管理工作的联系人。
(一)请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校内申报和遴选。
(二)投标文件由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或团委统一组织报送,指定专人负责。
(三)请各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或团委于2025年9月12日前提交以下电子版及纸质版材料,过时不候。
1.2025年度北京高校学生社团研究课题申请书
2.2025年度北京高校学生社团研究课题论证活页
3.2025年度北京高校学生社团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
以上3个材料电子版以“单位名称”命名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发至指定邮箱bjshetuan@buu.edu.cn。课题申请书与活页以WORD形式提交,申报汇总表需提交加盖学校公章扫描版。申报阶段《申请书》和《活页》无需报送纸质版。待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研究课题立项公布后,已立项课题提交1份带有负责人及成员签名、加盖单位公章的纸质《申请书》(不需要《活页》),统一寄送至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指导中心办公室(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课题管理
以上课题由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托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指导中心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具体负责管理及解释工作。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参加投标工作。
(一)申报项目须按照《课题申请书》要求如实填写申请材料,保证申请信息真实准确,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二)申请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违纪违规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取消参评资格,五年内不得申报本课题;如获立项,一律撤项并通报批评。
(三)获准立项后,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结项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
(四)各高校要切实把好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认真审核。
联系人:刘园吴巧慧64907127
电子邮箱:bjshetuan@buu.edu.cn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北京联合大学8B楼一层0111室,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指导中心。
附件:
1.附件1.2025年度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研究课题选题指南.docx
2.附件2.2025年度北京高校学生社团研究课题申请书.docx
3.附件3.2025年度北京高校学生社团研究课题论证活页.doc
4.附件4.2025年度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工作研究课题申报材料汇总表.xls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北京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指导中心
2025年7月21日
浏览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