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北京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2025-07-22
7月18日,由北京团市委社区青年汇组织开展的市级示范红领巾成长营地(暑假班)暂告一段落,全市70家社区青年汇举办各具特色的结营仪式,与小营员们依依惜别。
结营仪式定格成长瞬间
各区的结营仪式形式多样,各有特色,如同一页页珍贵的篇章,共同汇集成孩子们独一无二的成长纪念册。海淀区的结营仪式上,一卷长画卷在营员们手中慢慢铺展成形。小营员们握着画笔,将初入营地时的好奇与羞涩、参与活动时的投入与欢乐,细细勾勒在画布上。每一笔都蘸满真情,记录着成长时光里的点点滴滴,大家在合作绘制中重温美好,让营地生活的珍贵记忆在斑斓色彩中静静流转;门头沟区的结营现场满是欢声笑语,跳蚤市场里,小营员们举着闲置书籍、手工艺品热情吆喝,交换与义卖间,环保与分享的种子悄然萌发。“木艺微光”展上,家长与孩子们共赏“爱国星”木艺作品,触摸着成长的温度与创造的光芒……
五育课程聚焦全面成长
社区青年汇红领巾成长营地紧扣“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目标,构建起假期成长课堂。思想引领课上,通过总书记寄语学习、红色故事宣讲、先锋剧场演绎,让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科技创新课上,天地互联模型搭建、太空奥秘探索等前沿内容,点燃了孩子们科学探索热情,培育理性思维;文体健康课上,趣味运动教学、基础体能训练同步开展,小营员们在奔跑与协作中强健体魄、磨砺意志;美育提升课上,非遗手工艺体验、中轴线文化探寻等活动,让青少年在指尖触摸传统,涵养文化自信;生活技能课上,财商小课堂、手编清凉扇等实用内容,教会了孩子们规划生活、独立成长。五大课程有机衔接,形成覆盖成长关键领域的育人闭环,让全面发展看得见、摸得着。
运营机制护航营地生活
为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社区青年汇红领巾成长营地建立了“安全+服务+专业”三重保障机制。设立安全应急预案,配备急救箱、灭火器、防暑降温包等应急物资,始终将营员身体安全放在首位;按照1:4(1个志愿者对4个孩子)配备志愿者团队,通过公开招募、专业培训,招募具有教育背景或青少年服务经验的大学生、社区志愿者为青少年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和心理关怀;青年汇社工更是通过营员成长档案、营地公约、小红花荣誉榜等社会工作工具,增强营员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搭建起老师、家长和营员之间的沟通桥梁,为构建“家校社”共同育人模式做出有益探索。
各方资源助力特色发展
建立市、区、街乡、社区多级联动机制,共同搭建成长营地日常管理、课程赋能、安全保障工作体系,确保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各区结合自身情况,撬动社会资源,链接文旅、科协等部门,匹配开发独具区域特点的活动内容,形成工作合力。各类青年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参与项目执行,在实践中锤炼业务能力,强化与共青团工作的同频共振。资源聚合的力量有效转化为特色发展的动能,为营地注入独一无二的成长基因,让每个营地有了专属味道。
作为扎根首都共青团十年的青少年服务品牌,社区青年汇红领巾成长营地项目持续迭代升级服务水平,形成“思想引领有高度、服务供给有精度、安全保障有力度”的品牌特色,成功构建起具有首都共青团特色的青少年假期服务模式,累计已服务青少年5万余人次。
下一步,团市委将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持续优化青少年服务体系,继续完善营地建设标准,不断开发特色课程模块,让家门口的“成长营地”继续为青春护航,共绘首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