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标题
团旗 团徽 团歌 团章

用一个夏天,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看国之盛事一线的大兴青年身影

【来源】: 青年大兴 | 2025-09-06  


字体: [大字中字小字] [打印] [关闭窗口]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礼炮隆隆,歌声嘹亮,铁流滚滚,步伐铿锵。在这场国之盛事一线,涌动着大兴青年的身影,凝聚着无数青春的奋斗和拼搏。

以青春之名 践志愿之行

在这场举世瞩目的盛典中,来自首都30余所高校的4265名青年志愿者构成了服务保障的中坚力量。青年志愿者的微笑与汗水,凝聚成国家盛典中最动人的“蓝色”风景线。其中,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建筑大学三所在区高校的333名青年默默守护,以青春之名,践志愿之行,向历史致敬,赴时代征程。

公大师生:庄严的重要时刻,公大人从不缺席!

120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志愿者分别在天安门广场核心区和首都博物馆远端集结区提供地点指引、安检引导与人群疏导等全链条、全流程服务,以其特有的坚毅与专业,成为“志愿蓝”队伍中一抹亮眼而独特的“公大蓝”。

图片

天安门广场核心区内,从物资搬运到协助安检,从徒步数公里奔赴岗位到高举引导牌伫立如松,志愿者们始终目光如炬,用微笑服务温暖人心。

图片

40名志愿者组成的精干团队,承担首都博物馆远端集结点千余名观礼嘉宾的入场引导的任务。经过多次实地踏勘和模拟演练,他们将陌生场地转化为心中的“活地图”,成为问不倒的“路线通”。

北石化师生: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作为首都3所同时服务保障重大活动与主题展览的高校之一,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师生志愿者历经上千小时,战高温、破难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北石化106名志愿者服务3类岗位6个区域,其中,在核心区志愿服务保障工作中,作为广场观礼台口引导岗,36名北石化师生投入全程保障,累计服务观礼嘉宾上万名,单次服务时长超22小时。

图片

  在近端志愿服务保障工作中,位于前门地铁站的路线引导流动岗,40名北石化师生投入全程保障,累计服务观礼嘉宾1.2万余名,单次服务时长超19小时。

图片

在远端集结点志愿服务保障工作中,作为瀛海地铁站志愿服务保障岗,30名北石化师生投入全程保障,累计服务观礼嘉宾1700余名,单次服务时长超10小时。

图片

此外,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还有30名师生担任《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服务志愿者,作为服务区域最广、保障人次最多、在岗时间最长的高校,累计服务观展嘉宾近20万名,单次服务时长均超8小时,总服务时长超2600小时。

图片

北建大师生:用实干担当贡献北建大力量!

由北京建筑大学107名师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分布在广场观众引导、安检服务、首都博物馆集结点引导等岗位,以“零失误、高标准、高效率”的服务赢得了高度评价。

图片

广场上,志愿者面带微笑,提供热情细致服务,协助完成安检工作,引导观礼人员前往座位区。在远端,志愿者组织观礼人员有序集结、疏散。从2日晚集结,到3日活动结束,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热忱为纪念大会活动保驾护航。

图片

以歌声为号 传抗战之魂

在纪念大会现场,来自首都40所高校的学生组成3000人广场合唱团,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并与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共同奏唱《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等7首经典曲目,用坚定铿锵的歌声、激昂高亢的旋律,让大家重温中华民族那段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

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87名师生和来自北京印刷学院的80名师生参与其中,历时一百余天,高效完成多次分区训练保障性训练、联合性训练,达到了“千人合一”的效果。

图片

图片

激昂的旋律中,他们用饱满的情感和精湛的演唱,再现抗战时期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的壮阔图景,更以新时代青年的蓬勃朝气,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一份生动的“精神答卷”。

同时,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全市6个分区训练场地之一,承接附近8所高校700余名学生分排4次,圆满保障了2次3000余人合唱方阵的保障性训练,相关市领导到校指导并给予高度肯定。

图片

以设计为媒 承时代之韵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4000余名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坚守在各个服务保障岗位上,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笔挺的身姿、优雅的微笑、热情的服务,他们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其身上的服装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北京印刷学院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以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圆满完成志愿者服装及配套物资设计任务。

图片

图片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物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夏小奇教授带领师生团队完成本次设计任务,按照主题鲜明、庄严庄重、简洁安全的原则,通过回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贡献,突出“众志成城”主题,力求向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传递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共创未来的时代责任,展现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图片

“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清楚这不仅是一次服装设计,更是要为这次纪念活动打造‘流动的视觉名片’。”夏小奇教授说。按照志愿者工作专班的要求,此次设计面临三个核心要求:既要与天安门广场的整体视觉风格和谐相融;又要突出志愿者身份,确保在人群中具备清晰辨识度;更要贴合志愿服务场景,兼顾功能实用性与长时间穿着的舒适性。“时间紧、标准高,整个团队既因能参与重大任务而感兴奋荣幸,也深知肩上的责任之重。”

夏小奇带领着6人团队跨行服装设计,从主题构思到细节打磨,每一步都反复推敲。为呈现最佳效果,他们先后绘制60多套设计方案,经历多轮筛选与修改——小到一粒纽扣的样式与颜色,大到主体图形的调整,都经过集体讨论与反复验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终,一套凝聚着政治性、文化性、艺术性的多方位创意思考和设计实践的,以“众志成城”为设计主题的志愿者服装惊艳亮相。服装整体色调呼应纪念活动的庄重氛围,以天安门广场整体设计布局中的城墙红、橄榄绿、丰饶金为上衣主色调,同时融入象征志愿力量的“志愿蓝”。上衣主体图形将14年抗战历程设计为14条有力向上的线条,胸前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红色标志。下摆处以古代铠甲上的玄甲纹作为暗纹,人字图形连缀象征“众志成城”,呼应纪念活动主题,实现广场景观视觉元素、志愿者象征性元素和纪念活动标识的和谐统一。

此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志愿者服装及配套物资设计,是北京印刷学院继完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志愿者标识系统设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城市志愿者标识系统设计之后,完成的又一项服务国家重大活动的设计任务。志愿服务,因“衣”而暖,因“仁”而善,向“心”而行,为“民”而生。纪念大会志愿者服装,作为本次活动中一个亮眼的符号,再次展现了北印设计在服务国家重大活动中的耀眼身姿,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区内联动保障

为了让志愿者平安集散、安心服务,大兴团区委充分发挥志愿者工作部牵头单位作用,与区卫健委、区委网信办、区公安分局、区交通局、瀛海镇等单位密切联动配合,从安全守护到健康保障,为志愿者们筑起一道“安全屏障”,全程守护志愿者集散。

图片

区卫健委

图片

区公安分局

图片

瀛海镇

浏览量:12

最新图文
页面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