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标题
团旗 团徽 团歌 团章

北京市“青马工程”高校班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主题教学活动

【来源】: 团市委大学部 | 2025-05-26  


字体: [大字中字小字] [打印] [关闭窗口]

5月9日,北京市“青马工程”高校班在怀柔区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重要回信精神主题教学活动,团市委、市学联、怀柔团区委、桥梓镇相关负责同志以及2023级、2024级北京市“青马工程”高校班学员参与主题教学活动。

本次“青马学员说”中,四位学员代表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分享自身参与支教、志愿服务、基层调研的难忘经历,用重返边疆的教育坚守、体教融合的创新探索、投身西部的青春抉择和知行合一的调研之道,回应了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殷切期望。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南繁基地水稻育种团队成员讲授了我国水稻育种技术从矮秆育种到超级稻研发的发展历程。他勉励青年学子要勇担时代使命,扎根基层,将“自找苦吃”的奋斗精神融入农业科技创新,在智慧育种、表型组学等新兴领域开拓进取,以科技赋能粮食安全,让青春在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随后,学员们开展毛线编织和插秧实践活动。一针一线间,编织出传统手工艺的匠心;弯腰插秧时,体会着“粒粒皆辛苦”的厚重。

通过亲身参与农业生产,学员们不仅了解了基本农耕技能,更在“自找苦吃”的基层实践中深刻感悟总书记“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回信嘱托。

此次活动结合经验分享和实践体验,引导青马学员在基层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激励学员们继续在祖国大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

学员心得

在学员们分享的支教经历中,我进一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殷切嘱托,深切体会到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意义,进一步坚定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信念。在农耕文化科普课程与插秧实践中,我不仅学习了农业知识的科学内涵,更在躬身劳作中感悟“粒粒皆辛苦”的深意,让我对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倡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作为青马学员,我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灯塔,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领域贡献青春力量,真正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北京大学 陈丞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志愿者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事迹的激励如明灯照亮我心。本次活动中,我与学员们走进怀柔区,倾听身边同学的支教故事,那些在课堂上坚守的日夜、用知识点亮希望的瞬间,无不彰显志愿精神的纯粹与炽热。从水稻课堂到躬身插秧的实践中,我深刻领悟到基层工作者扎根一线、躬身实干的担当精神。未来,我将以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践行志愿精神,将青春理想融入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在时代沃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清华大学 康晗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更加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也对新时代青年的志愿精神与服务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深入基层、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是青年群众工作的担当作为,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践写照。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中国传媒大学 潘沛乔

作为一名曾经在广西支教的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使我倍感亲切、倍受鼓舞。回想起支教服务时光,我们积极践行“教育的本质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理念,与孩子们一起在第一课堂中启迪智慧,在“第二课堂”中相伴成长,用一年不长的时间书写了教学相长的生动篇章。此次的水稻知识科普与插秧活动同样使我感受到了科技工作者在基层中勇担使命、服务社会的高尚品质,一代代育种工作者扎根祖国边陲,用汗水和智慧为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力量,令人敬佩。未来,我将带着在西部广阔天地厚植的家国情怀和习得的过硬本领,在科研服务社会的新领域继续发扬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担当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未宗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本次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行,我既了解了农业领域的前沿技术,也知行合一,拿起针线学织衣,挽起裤管进田插秧,体验中国的耕织传统。对于在大学校园里学习的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十分宝贵的经历。我们不光要学习知识,更要走出校园,走进田间地头,走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奉献与奋斗中绽放光芒。

——国际关系学院 韩自昂

春雨中的怀柔口头村,我们弯腰插秧,嫩绿秧苗成乡村振兴序曲。这恰似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基层的缩影,用汗水诠释担当。在口头村,我们把传统与现代设计结合,将理论用于实践,延续西部计划“扎根基层”精神。插秧时的协作,让人想起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各领域并肩奋斗的场景。从京郊到西部,变的是地点,不变的是服务初心。此次插秧既是劳动课,更是精神淬炼,我们将传承西部计划精神,在乡村振兴中书写青春答卷。

——北京联合大学 王硕

浏览量:2

最新图文
页面标题